瓦尔登湖畔,青苔碧瓦堆

2019年11月44周语记

Posted by Hao on November 8, 2019

MZ9Eng.png

2019年10月28日

每日总结

第一,时间是与你如影随形,却又握不住,抓不牢。你慢它也慢,你快它也快,但却感受不到它一丝一毫的呼吸。

第二,生如夏花,死若秋叶。

第三,还没好好的感受,刚刚逝去的乡愁,却要落入这,遗世一隅的流浪星辰,开始我孤独的自由。

” 计划是美好的,但是需要压力测试来保障。”

Q12:星星

A: 我起飞了,如此轻易地挣脱离了地球的引力,融入苍茫的夜空。灿若星辰、灯火通明的首都也变身一个向内快速坍缩的星系,缓缓地撕扯掉我们之间的脐带。这个我已经依恋了16年的土地,这个承载了我无数的第一次、喜悦、激动、悲伤、踌躇、彷徨、开心、欣慰、愤怒、失望、温情、浪漫的坚实的土地,却在此刻,幻化成繁星点点,要让这过往一切归寂。

我降落了,朦朦胧胧中,天边的星空与地面的灯火如磁铁般地加速融为一体。我和整个苍穹一起,就要直直地坠落到这个墨海中央的星空之城。飞机斜刺刺地划破星空,要闹醒这沉睡中的城市。这就是我即将度过余生,却第一次谋面的新世界?

还没好好的感受,刚刚逝去的乡愁,却要落入这遗世一隅的流浪星辰,开始我孤独的自由。

2019年10月29日

每日总结

第一,我不知道会酝酿出什么样的东西出来,我只知道不停添柴加火。

第二,想象力是假设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

第三,快写慢改,语音写作,琴瑟合奏,笑傲江湖。

Q14:所以,一篇文章,逻辑最重要,其次是故事,最后才是文采?

A: 是的,但是逻辑显然不是快写慢改课上能够短期得到根本的提升,包括论证分析课上,逻辑部分,尤其是形式逻辑,大家都学的很辛苦,所以它无法速成。基于这样背景,我们如何在写作课上有聪明的收获?

我认为写作课是努力帮你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,从字词到句式到篇章。然后在每个关键点告诉你最重要的规则,比如字词层面要注重名词和动词的比例,少用形容词副词,用更加自然的描述,推崇古典风格的写法,少用无效的元话语,砍掉语言的“义肢”,这些都是基于认知科学对于写作的理解,和逻辑关系不大。是帮你打造一个合格的产品,避免是残次品。

同样,在句式和篇章层面也必须避免认知科学层面的低级错误,在此就不剧透。整个课程最重视的是练习,通过大量的练习,通过刻意练习和及时反馈,形成自己的写作清单。类似你自己要打造给自己量身定制的机器人写作助理,帮你进行基本检查,文本润色等。

2019年10月30日

每日总结

第一,足够重视通过日积月累,优化自己的日常行为,以应付一定会到来的各种可能的意外。

第二,气盛则言辞皆宜,让自己的自主心智肆意汪洋,前方必然海阔天空。

第三,动作要迅速思考,思考要敏捷,眼神要专注,身心要放松。

Q5:再做一个压力测试,我们终将孤独,既没有老师的督促也没有同侪压力,你会如何自我迭代?

A: 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作为终身学习者,或者持续学习者,TA当然需要借助环境和书籍的帮助,但最终得由自己构建一套专属个人系统,才可以实现持续的快速迭代、成长和提高,这是一个人所必经的道路,也是一个学习者真正成熟的标志。

环境固然重要,但也只是外力。我们经常会发现,在外力的助推下,你可能会短期有快速的突破。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需要你持久的精进。你不太可能总有大把时间,游走于各种培训班、学习班,即便像蝴蝶一样热衷于花丛中翩翩起舞,也只是打卡专业户,满足最表层的充实感的幻觉,而并没有生成内生的力量。

而当今环境下,做知识付费的商家们,显然没有动力启发你自我觉醒的反省心智的,他希望你始终依赖于他们的平台,“好再来”。

一个真正的学习者,要明白一些根本的矛盾,警惕每个人的观点都有自己的立场。对于过往真正帮助和启迪自己心智成长的环境和老师,既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,也要知道,路会越走越孤单。要习惯并享受这种孤独,这才是属于你的孤独的自由。

2019年10月31日

每日总结

第一,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雨雪之朝,风月之タ。纵予不往,子宁不从?

第二,既见君子,我心则喜。此时的欢乐,谁又能说不会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?

第三,这个承载了我无数的第一次、喜悦、激动、悲伤、踌躇、彷徨、开心、欣慰、愤怒、失望、温情、浪漫的坚实的土地,却在此刻,幻化成繁星点点,要让这过往一切归寂。

Q7:怎么理解:“韩文如潮,苏文如海”

A: 中国文化史上,文气的两个巅峰是韩愈和苏轼,实际上,他们暗合了现代认知科学的原理,不自觉地运用了自主心智在文章快写阶段的作用

韩愈在《答李翊书》提到:

气,水地;言,浮物也。 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。气之与言犹是也, 气盛,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。

这里有个例子,在每次信息分析课路演的时候,有些人作品其实很棒,之前也做了非常多的功课,却在路演环节,因为紧张或者太过在意,整个气场就暗淡了。而有些人,虽然作品质量一般,但是路演全过程高能在线,充分的展示了格外自信的霸气,和强烈的个人魅力,最终能获得高分。

所以,我们很多人看辩论赛更加关注的是,辩手们气势如虹的、压迫式的气场所给我们带来的震撼。

2019年11月1日

“如果你对于一个老师在特定的领域里面的能力是完全相信的,在设定好边界的前提下,全盘接收是最快的学习方法。 “

每日总结 第一,真理往往是在你即将绝望的时候,才慢慢的呈现出来,如果你运气足够好。

第二,眼大肚子小,好高骛远,会讽刺的导致TA的碌碌无为。

第三,如果你对于一个老师在特定的领域里面的能力是完全相信的,在设定好边界的前提下,全盘接收是最快的学习方法。

Q1:如何利用自己、他人和机器三个杠杆

A: 利用自己的杠杆,是尽可能的优化自己的行为,提高个人的生产效率。首先是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,这是个人的基石,通过锻炼、冥想、健身、瑜伽、游泳、参加户外活动等,不只让你保持好的身心状态,也有助于提高专注度和产生更多的创意和灵感。

利用他人的杠杆,是和他人一起形成协作团队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独一无二的个体,因为使命聚集在一起,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。在团队里,可以酝酿更多的创意,把机器不能做的事交给他人、团队来来做,也算是人肉大数据。

利用机器的力量,在重工业是各种生产力大型机械,没有挖掘机,无法高效开垦土地;没有汽车,人类活动和协作范围会极大受限。在信息时代,不会高效软件工具,甚至不会编程,都会严重削弱你的个人效率。

三个杠杆,三个层次。个人杠杆,需要渐修;他人杠杆,需要利他心;机器杠杆,需要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你,真正为己所用,而不是只沦为为机器的消费者。

2019年11月2日

” 最终的办法就是简单、专注,才能长期高效。 “

每日总结 第一,最终的办法就是简单、专注,才能长期高效。

第二,对于权重比较高的事情,时刻注意同时在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两个层面并行。

第三,在即将花费整块的时间之前,养成提前用WOOP做好rehearsal的准备。

  • Q10:分析下雷蒙德卡佛的慢改方法

    A:

    但当我写作时,我一坐下来就会写上很久,十、十二或十五个小时,一天接一天,这种时候我总是很开心。可以理解,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修改和重写上面。我最喜欢把一篇写好的小说放上一段时间,然后把它重写遍。写诗也一样。写完一个东西后,我并不急着把它寄出去,我有时把它在家里放上几个月,该里弄弄,那里改改,拿掉这个,加上那个小说的初稿花不了太多的时间,通常坐下来后一次就能写完,但是其后的几稿确实翯要花点时间。有小说我写了二十稿还是三十稿,从来不低于十到十二稿 来源:巴黎评论·作家访谈Ⅰ (豆瓣)

    你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,雷蒙德卡弗其实有很好的量化思维,分析的颗粒度是非常细的,小说他可能要改20稿30稿,还有从来不低于10~12稿,所以它的颗粒度是非常的精细。

    同时,会发现他提到快写阶段,实际上花不了太多时间,但是在慢改阶段花的时间要非常多,这个和我自己现在语写周报的情况完全一样的,现在我一天的1万字的Q&A过一遍的只需要花平均4分钟时间,但是修改一个Q&A 600-1000字的内容却要花上20分钟时间,比例是1:5,而且这个只能算是初步修改,还没有大范围重写,即便这样也要花出比快速review更多的时间。

    另外一个体会,在慢改的阶段相对比较轻松和享受,因为你的框架脉络已经定了,它的雏形已经完成,剩下的就是精雕细琢,而每一次雕琢都会有小收获和成就感。

    当然有一点就是对身体特别不好,坐下来时间会很长,10~12和15个小时,我宁愿去选择站着办公,这样话希望自己能够健康的活得更久一点。

2019年11月3日

“有一点不好的地方,就是对身体特别不好的,就是坐下来时间会很长,12和15个小时,我宁愿去选择站着办公,这样的话希望自己能够健康的活得更久一点。 “

每日总结 第一,看一下《瓦尔登湖》吧,离开了钢筋丛林的城市,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当中,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真谛,什么才是人生更值得去追求的。

第二,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靠谱,其中一个可以参考同被引文献的方式,就是这个人被你多少你所认同的人所认同。

第三,人们的外在驱动,大体都是TA的各种欲望的外显形式。

Q13:再来理解下《胜利者一无所获》里的内在空间隐喻结构的应用。

A: 内在空间隐喻结构的应用,是非常高明的用法,阳老师提到在作者初期,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,然后在自己的世界如脱缰的野马,最终却土崩瓦解,用沙堆崩溃作为空间隐喻。

之前的写法,只是通过割裂的词汇表述,后期改的版本,始终借助一个比较好的隐喻载体帮助理解和降低认知负荷,即从认知科学角度理解,是人们更加容易接受,属于较底层的意象性的空间结构。

所以你看,第1句话提到,开创了一个世界,这是一个空间结构对不对?然后在这个世界里面慢慢的越做越大,变成了自己的君王,这也是另外一个空间结构,最后却落点到沙堆的崩溃,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点睛的作用,一语道尽了繁华后的落寞凄凉。整个空间系统非常的清晰统一,前后呼应。以这样的隐喻结构把它连接起来,读者的大脑不被黑客掉才怪。

在看古代文人墨客,虽然不懂认知科学,但是运用类似空间隐喻丝毫不逊色,而且能让你念念不忘,余音绕梁。举个例子,清代孔尚任的《桃花扇》:

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,秦淮水榭花开早,谁知道容易冰消!眼看他起朱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!这青苔碧瓦堆,俺曾睡风流觉,将五十年兴亡看饱。那乌衣巷不姓王,莫愁湖鬼夜哭,凤凰台栖枭鸟。残山梦最真,旧境丢难掉,不信这舆图换稿!诌一套《哀江南》,放悲声唱到老。


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