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问自答,左右互搏

2019年8月37周语记

Posted by Hao on September 17, 2019

2019年9月9日

第一,用变量思维,思考一天要做的事情,如果在一个极端的压力的情况下,怎么样去削减日常事情,是一个很好的思想实验

第二,能说会道的人在哪朝哪代都是吃得开的,但是只有背负的更大历史周期的责任感的人才能最终成为圣贤,穿透古今

第三,品味的养成,需要去追本溯源。

在大的时间周期内,第1能坚持做,第2设定间隔频次、低单次时间去迭代,一开始可能不满意、粗糙点没有问题,只要持续迭代,每次前进一点点,不要贪多求全。人们普遍存在这个心理,做一件事情,你希望做的完美,说的好听点,是完美主义,说的不好听点,就是太贪婪,没意识到双曲线贴现的错误,开始用力过猛,最后却虎头蛇尾。

关于时间来记录,大部分人都太高估自己的能力。以企业的信息化路径为例,最初是依赖于人工记账,后来意识到要进行信息化了,首先要上业务系统,也就是说把自己记账这样的事务性操作,转移到系统里做,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效率,进行整体流程管控,保证信息的通畅。

业务系统稳定运行了一段时间,他们就会发现必须要针对数据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析,或者,至少是有报表需求,比如企业的三大报表:资产负债表,现金流量表,损益表。如果是上市企业,公司需要定期披露报表,作为投资人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最重要的依据。

更进一步的需求,是依据现有数据,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,甚至做一些预测型的工作:财务计划,销量预测。这一部分对于企业的数据质量要求更高,对于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。

如果是对于数据驱动型企业,像互联网、电商企业,他们天然非常依赖于数据飞行能力,而对于传统企业,则面临一个再教育的过程。他们有自己的主营业业务,但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,企业积累数据的增加,他们也慢慢意识到要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需求。

这样,你就能大致了解了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路线:最开始只是业务流程的信息化,慢慢有了报表披露和分析的需求,最后会有数据分析、数据挖掘甚至预测的需求,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演化过程。但是如果类比到个人对自己日常的总结和计划中,你会发现这个路径就完全反了。

首先,绝大部分人还是拍脑袋、凭感觉做总结和做计划。其次,人们更喜欢做计划,而不愿意做总结。因为总结的时候,你需要将实际结果和原先的预期比对,而这往往并不那么令人愉快,大部分情况“梦想美好,现实残酷”。而在制定计划的时候,大脑就会欺骗自己,在写完计划的瞬间,你竟然有已经完成的成就感。

而事实上,人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,根本就没有足够好的预测能力,可以根据自己过去的表现的,对于将来内外环境能做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预计。这相当于企业的预测能力,是属于信息化高阶的能力,一个人,根本对自己过去的总结不到位,无法精准感知自己能力,对于未来的预测,就更无从谈起。

所以,我们不能纠缠于定性分析,而要做定量分析,也就是所谓的quantified,而不是qualified,或者至少要做到两者的结合。而且,你要学会分阶段。首先,你要做的只是最简单的时间记录,客观的记录什么时间段你做了什么事即可。然后基于这些时间记录数据,你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时间分析,你可能初期摸不着头脑,没能从数据中看出什么端倪。但是,请给自己一点时间,就像是和你心爱的人谈恋爱,慢慢揣摩体会,运用迭代思维,你一定会有所收获。

数据分析能力非常重要,但是也难以习得的,必须要经过大周期的刻意练习,你才有更多的理性方法,和因此训练处的直觉。这样,随着你对自己时间记录分析能力的提高,你对于自己的过去的总结和反省能力也会进一步的提高。而且这些提升,是基于你真实的客观数据,量化跟踪分析的基础之上,得到的真实可靠的反馈。

接下来,你可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预测,比如你通过半年的时间记录,大概知道自己针对不同难度、不同类型的书,读书的速度和频率会是多少,这样,如果外界环境没有大幅变化,保持同样的读书频率和时长,你是可以大致预测出下半年可以读多少书。接下来,你可以进一步思考,你会选哪些书来读了,因为你很清楚的知道,你总读书的数量是有限的(往往会比你没有计划能力时候以为的要少),你必须基于此做出取舍。

这样,你会发现,这一点点相对靠谱的预测能力,是建立在个人至少半年的总结和量化分析基础上的,是基于你个人时间记录系统(如果可以这么说)的比较高阶的阶段。而绝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自动获得的能力。

另外一个启发,一件事如果做的不好、不成功,不要马上怀疑这个事情本身有没有意义,而是要想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,是不是自己的策略有问题。

2019年9月10日

第一,善战者无赫赫之功,越枯燥越琐碎的事情,越没人做的事情,只要是服务于自己的大目标,就是越能磨练心性的地方,越是你真正的考验所在。

第二,看得见的风险不一定是真正的风险,看得见的机会,很可能真正的机会

第三,实践实践再实践,任何时候都有,保持足够的警惕,运用元反空

很多人认为做记录没有意义,并不会因为你做了分析,时间就多了一块。一个角度,你可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未来的自己,罗素说:”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,因为我可能是错的“。当下你认为没有,有一种可能是你还不具备这个能力,就像我欣赏不了千里江山图一样。但是,确定的一点,如果你不做时间记录,这些数据就会永远沉没在历史的泥潭里,如果每天只需要10分钟做记录,这样算起来机会成本可能会很大。

同样,你每时每刻都会陷入认知偏差,都受到自己当下的认知局限,但是你并不知道,自己的认知能力一直在原地打转。如果你每天把它记录下来,再回头来看,就可以清晰的看见你的思考轨迹。

而在大的时间周期,我们更需要客观的东西,这就是我理解,为什么是柳比歇夫做时间记录的时候,只记录客观的事实而不去做任何的个人感想的记录。

假设他有足够多的时间,他可能不会排斥做主观记录,比方说当他自己的亲人去世,他只是写下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,但是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感想,如果可以,我相信他会有很多话想说。

跳出这个问题,有一个重点,就是你的权重意识,也就是你得控制做时间记录本身的耗时,特别是他手写的那个时期更是如此。他必须严格控制这个高频动作的单次时间。这样在内容上他必须做出取舍,留客观记录,放弃主观记录。

迭代思维是克服完美主义的利器。任何一个能呈现在你面前的所谓的完美产品,其实是在一个大的时空周期里面,经过立体的进化的过程。如果说你只是看到平面的展现,你就会陷入无尽的完美主义的焦虑之中,以至于行为瘫痪。

做时间记录以后,对于时间多了一个新的角度,不是流水式,而是横向的展开。你会发现,你每天很多固定时间点,会做很多同样的事。而每一个小小的习惯,就会批量影响你很久,甚至是一辈子。如果你做那么一点小小的变化,并且形成习惯,很可能会对你产生长远的影响,压缩到一天,同一个时间段的产出质量,主要是依赖于迭代的速度和正确的方向。

比如说,我每天早起同一时段做语音写作,但是每天内容都不一样,主题不一样,初期更关注自己个人、小家庭这种自然但略狭隘的视角,也就是对自己个人命运、个人的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想法和反思。但是慢慢的,会有更宏大的视野和宏观的话题,对外界的理解,不像以前那种外求,而是反求诸己,放下自己,把个体融入到更大的环境中,融入到一个更大的群体中,思考在这里会是什么角色,能做出什么样的差异化的贡献。

2019年9月11日

第一,评估一个人,不要看他说什么,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?然后权重评估从what how why 依次递增

第二,时间管理理论研究相对单一,2012年以后理论并没有更多的创新,同时相关的训练以及实证的研究相比国外,也有比较大的差距

第三,了解一个人,要从拉长了时空维度,才能真正彻底了解他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他的诸多原因

追求智慧的顿悟瞬间,苦思冥想后的豁然开朗,相对于被加持的短暂快乐,不可同日而语。你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酵,才能够体会到快乐的来之不易。有前后大的比对,才能产生快乐。人无时无刻不在比较,但是如果你标的是外物,因为它的不确定性,不可控性,你可能会陷入到无穷无尽的死循环中,你不会有一个安定的状态,还可能一不小心就陷入到行为瘫痪中,你总会遇到比你更”厉害“的人,带给你看不到头的绝望。

但是如果反求诸己,就解开了这个死结,首先,你自己和自己过不去,自己把自己当敌人是最安全的;其次呢,这个标的足够有意义,因为TA是过去的你,TA是每一刻都出来的新的你。你能实实在在的看见自己的变化和积累,对于自己的迭代会有更多的落地感触,你的反省和总结也会根基于自身的逐步积累。

2019年9月12日

第一,每日的精写改成自问自答的方式

第二,用终极乐观的方式,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变相的积极的宿命论

第三,思想可以天马行空,但是做事一定得脚踏实地,找准自己当下位置

Q:你怎么样去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或者责任心?

A:主要是看你给他布置的任务,有没有及时的反馈,有没有做到使命必达。

其次设置各种不同层次的问题,看他能做成什么样。优秀的人才,分配一个特定的角色,就能够自己自问自答,自带发动机,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,同时可以跳出当下的角色,在更高的层面,给你提供建设性的意见。

如果他资源有限,他可以清晰的向你表达,自己目前状况是什么样,需要多少资源协助。自己现在这个状态,可以给团队带来什么确定性输出,会有哪些可能的风险。

确定的输出很重要,不是打肿脸充胖子,也不是过分自谦,而是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与他人协作,包括自我反省能力。

这样,通过设置不同问题,在互动过程中很快可以做好评估。

2019年9月13日

第一,发现了语音写作的一个新玩法,自问自答

第二,赵仲牧先生提到,东西方关于时间哲学的差异,西方更倾向于非黑即白,东方的时间哲学侧重负阴抱阳,讲究中庸之道

第三,每个人都是一本有趣的书,只要你有足够的意愿和时间去了解TA

Q:你现在的自问自答模式,有何利弊?

A:这是一个折中方案。首先,每个问题就是一个主题句,是一个index。你每天intensiveAW 也就几十个问题,后续每周慢改文章的时候,你只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即可。其次,它帮助你在发散和收敛之间形成一个较好的平衡。你可以通过问题,收敛成一个思考组块。下一个问题,可以是基于当前问题的追问,也可以开启一个新话题,这样去做发散也没问题。

Q:你的个人原则,大概会如何设计?

A:找到相对比较恒定的框架,比如老阳提出的通识教育4方面的能力,包括信息分析、论证分析、行为分析和决策分析就很好,是非常简洁、优雅的一个分类方式。

再基于这4个分类,再进行2级分类,形成4×5的框架,把自己的现有体系进行精简和分层,最后可以细化到具体的思维工具和原则,总共大概2000个,完全够用。

然后利用Excel表格,制作原则和原则卡片Mapping关系,原则卡片已经有一个统一编号,可以从原则查找对应卡片,也可以查到卡片用到哪些原则,双向搜索,就非常灵活了。

2019年9月14日

第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偏见,包括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

第二,千万不要高估自己,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领域。

第三,没有什么所谓高下的生活,只是自己的选择不同而已。

Q:现在你切换到自问自答的方式,是不是有足够多的新鲜感?以及由此产生的创造力?

A:对的,因为人在说话的时候,特别是在清晨语音写作的时候,大脑是比较跳跃性的,某一个时间段对于一个话题有非常深入的挖掘,通过一连串追问,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刨根究底的了解,就会发现问题背后别有洞天。

而有时候,你可能在不停的切换话题,这时你的思路是特别跳跃的,这样通过问答可以进行很好的切分

来一个隐喻。一个村民想挖井,他唯一确定的是这一片土地下面有水源,但是不确定具体位置。为了避免重复劳动,他想到一个办法,每个地方打完孔以后,就在旁边插一个旗杆,然后通过旗杆数量表示挖的深浅。

类比一下,一个问答字数大体在200到500个字之间,如果回答内容会相对比较多,你会自然切分成另外一个问题,以此类推。相当于你插了好几个旗杆。根据旗杆数量,你回头可以快速的定位对于孔眼的情况。

2019年9月15日

第一,早上的自问自答进行复盘学习是一件很好的方式

第二,信息分析很重要,是一个快速验证信息的方式

第三,下一步要思考如何增加心流的时间?

Q:现在手写草稿,有什么体会呢?有没有实现激活了你的效率的目的?即通过纸和笔这种传统方式,加深自己的记忆和印象?

A:一项研究,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,人类更擅长于用纸笔。读纸质书,对于个人的理解和记忆以及专注度的培养会有很大提高,一是人类大脑长期的使用习惯所致,二是一旦面对屏幕,大脑会下意识的认为此时具有更多社交属性,大脑对于当前信息的专注度会差很多。如果是纸质书,会天然屏蔽一切其他干扰的可能性,大脑会默认在纸质书环境下,你进入高度的专注学习的条件反射状态。

一是基因自带,二是你从小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习惯和环境中长大,这种模式已经下沉到了你的自主心智,在这个层面上你更倾向于以一个专业的学习者的态度沉浸其中,也更容易产生心流。所以读书,特别是读重要的书,你最好买纸质书,对于重要的论文或文章,你把它打印出来看,效果会好很多。

现在我会更加倾向于用自然的输出方式,用嘴进行语音写作,最好训练成出口成章;用纸和笔画思维导图,更高效,更容易产生心流。这是我早起两项必修课。

昨天花一个小时就画了三张图表,每一张都写了不少东西,信息量也很丰富,写起来感觉非常自由,完了以后拍个照片存档就可以,这样也就完成了电子化,不用担心纸质资料丢失,也重新的激活了手写的习惯。


-->